Fedir Shchus and his men

Photos from the New York YIVO Institute found in the Elias Tcherikower Archive. These images show Fedir Shchus and his men. Shchus was a popular and prominent figure in the Makhnovist movement. He was born to a poor peasant family in the Ukrainian village of Dibrivka. He served with the Imperial Russian navy in WWI.… Lire la suite Fedir Shchus and his men

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第1824号命令 (Order of the Revolutionary Military Council of the Republic No. 1824 )

枫叶幻天 译   哈尔科夫,1919年6月4日。   亚历山大罗夫斯克、马里乌波尔、别尔江斯克、巴赫穆特、巴甫洛格勒和赫尔松各地区的所有军事委员会和所有执行委员会。  古利艾波列执行委员会在马赫诺旅参谋的协作下,正试图在本月15日召集一个由亚历山大罗夫斯克、马里乌波尔、别尔江斯克、梅利托波尔、巴赫穆特和巴甫洛格勒等地区的苏维埃和起义者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是直接针对在乌克兰的苏维埃政权和南方前线的组织,在那里驻扎着马赫诺的旅。这次代表大会除了激起一些新的可耻的叛乱,如格里高利耶夫的叛乱,并向白军开放前线之外,没有别的结果了,在白军面前,由于指挥官的无能、犯罪阴谋和叛国行为,马赫诺的旅只能不断撤退。  1.根据目前的命令,这次代表大会是被禁止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举行。  2.对全体农民和工人阶级,都要口头和书面警告,参加这次代表大会是对苏维埃共和国和苏维埃前线的叛国行为。  3.所有出席上述大会的代表应立即被逮捕,并提交乌克兰第十四军(前第二军)革命军事法庭。  4.传播马赫诺和古利艾波列执行委员会号召的人也应被逮捕。  5.本命令一经电告即具有法律效力。应广为散发,在各公共场所展示,并送交各乡镇执行委员会代表、苏维埃当局全体代表和各军事单位指挥员、委员。 托洛茨基,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瓦采季斯[1],总司令;阿拉洛夫[2],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科什卡列夫(Koshkarev),哈尔科夫地区军事政委。 ===== [1] 约阿希姆·约阿西莫维奇·瓦采季斯(Иоаким Иоакимович Вацетис,1873年11月11日—1938年7月28日),1891年入伍。一战期间在东普鲁士和波兰地区作战。1917年支持二月革命,主张拉脱维亚自治,但未能如愿。十月革命后支持布尔什维克。1918年参与镇压了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叛乱。1918年7—9月任东部阵线司令。1918—1919年任苏俄红军总司令。1919年5月被解职,7月因卷入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叛乱,被以“叛国罪”逮捕,1925—1927年任叶卡捷琳诺斯拉夫苏维埃主席。1927—1928年任马里乌波尔执行委员会主席。1932—1933年任乌克兰公共服务人民委员。1933—1937年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执行委员会主席。1937年在大清洗运动中遇害。 [2] 谢苗·伊万诺维奇·阿拉洛夫(Семён Иванович Аралов,1880年12月18日—1969年5月22日),出身于商人家庭。1902年入伍,同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4年参加了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期间退伍,在莫斯科开展革命活动。1914年被征入伍,在西线作战。二月革命后加入孟什维克。1918年加入俄共(布)和红军。1919—1920年在西南阵线作战。1921—1922年任苏俄驻立陶宛全权代表。1922—1923年任苏联驻土耳其全权代表。1923—1925年任苏联驻拉脱维亚全权代表。1925—1927年任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1926—1927年任苏联驻华全权代表。1927—1932年任苏联最高经济委员会主席团成员。1932—1936年任苏联财政人民委员会委员。1936年被捕并被判处死刑,后在贝利亚的干预下获释并平反。1938—1941年任国家文学博物馆副馆长。卫国战争期间自愿参加民兵,在西线作战。1957年退休。

Le retour du Fantôme de Makhno …

Nestor Makhno est un personnage historique de la Révolution russe, devenu un héros populaire et légendaire en Ukraine. Un des fondateur de l’Armée révolutionnaire insurrectionnelle ukrainienne, qui mit en déroute les armées d’occupations austro-allemandes puis les Armées blanches tsaristes de Dénikine, sauvant ainsi la Révolution russe. Les Bolcheviques le remercient de leur avoir sauvé la… Lire la suite Le retour du Fantôme de Makhno …